中铁十四局: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体系

2025月11月05日 73693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刘丽靓)预制构件生产车间机器人精准操作、数字盾构系统远程操作盾构、智慧检测设备24小时自动检测……11月5日,在中铁十四局品牌焕新发布会上,一幕幕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建造方式,全面颠覆了传统建筑产业的印象。“十四五”以来,中铁十四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智能装备为支撑,构建了涵盖“智能生产线-数字建造中枢-智慧检测医生”的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体系,为建筑产业注入强劲的智能动能。

中铁十四局: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中铁十四局加速布局智能装备产业,以打造“无人工厂”为目标,研发重载物流机器人、智慧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推动制造向“智造”跃升。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布局40个智能生产基地,形成辐射主要经济圈的“智能建造网络”。从传统桥梁、轨枕到新兴模块化房屋,建筑构件正像工业品一样,在智能流水线上精准制造,运往全国各地“搭积木”式组装成超级工程。

中铁十四局: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地下空间建设领域,智能建造同样取得突破性进展。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超级隧道掘进工程打造成移动的“数字建造中枢”。长达百米、重超千吨的盾构机,犹如“地下蛟龙”在长江、黄河底下穿行腾跃。而在地面的盾构智慧管控中心,专家通过大屏幕就能对这台“巨无霸”进行远程“问诊”,实时监控盾构机推力、刀盘扭矩、刀盘温度、盾构姿态、掘进速度等上千个参数。

中铁十四局:构建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智能化体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盾构系统每秒需要接收两万条掘进关键参数,自动分析预警,一旦数据超限,立即分级推送警告。同时,通过视频监控和人员定位系统,实现施工安全管控无死角。目前,该系统对全国在建的40%以上水下和城市大直径盾构隧道实现监控指挥,累计管控盾构机132台次,通过风险预警、设备管理、进度控制等5大模块、36项核心功能,累计预警6万余次,实现了施工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管控。

据了解,中铁十四局构建了“四院、三站、三中心、一会、一室、一基地”的综合科技创新体系,形成集设计、施工、装备、运维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推动中国从“盾构大国”向“盾构强国”坚实迈进。

此外,依托智慧产业园建设,中铁十四局累计投入智慧检测研发超1.5亿元,打造出“混凝土养护及抗压强度检测、钢筋抗拉强度检测、水泥试块养护及抗压抗折强度检测”三大无人智慧试验室,实现了检测原材的自动识别、出入库、养护、检测等全链路24小时无人化管理应用。该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多套数字化平台,成功实现了30余套设备的物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检云”试验室管理系统平台,推动了试验检测从“人工线下”模式向“智慧线上”模式的转变,云端协同效率提升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