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厚植竞争优势 加快向生物创新药企转型

2025月11月01日 69985

  东北制药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五”时期,公司通过巩固传统优势、突破生物创新药布局及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面对全球医药产业深刻变革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公司将认真总结“十四五”时期发展经验,以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和坚定的转型决心,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从传统化学制药向生物创新药前沿赛道跨越,通过一系列突破性布局实现产业能级跃升与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东北制药:厚植竞争优势 加快向生物创新药企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料+制剂”优势显著

  东北制药是我国重要的药品生产与出口基地之一,业务主要覆盖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药工程、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司拥有维生素类、抗感染类、生殖系统和性激素类、神经系统类、抗艾滋病类、消化道类、麻精及含麻系列类、其他普药类、生物诊断试剂类、大健康领域等十大系列精品,400多种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制剂产品。

  近年来,东北制药在巩固“原料+制剂”传统优势方面持续发力。

  在原料药领域,公司获得了填补国内空白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原料药及左乙拉西坦、盐酸达泊西汀等9项化学原料药登记号。2024年,公司共有5项新产品荣获国家药品注册证书(原料药登记号)。“这些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原料药产品线,提高了公司在原料药市场的竞争力。”东北制药上述负责人说。

  在制剂产品方面,东北制药获得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等15个品规的制剂新产品注册证书。同时,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12个仿制药制剂产品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近5年来,公司已有8个新获批的制剂新产品实现上市销售。

  凭借在原料药和制剂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东北制药积累了显著的“原料+制剂”一体化优势,产品行销全球。截至去年底,公司已有243个品规属于国家医保品种,有120个品规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成为业绩稳健增长的压舱石。

  生物创新药布局突破

  面对医药行业发展新趋势及公司自身发展实际,东北制药锚定生物创新药赛道,以战略魄力推动产业升级,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年来,东北制药在上海成立东北制药(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搭建高起点、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平台,为生物创新药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支持。此外,公司通过收购鼎成肽源,快速搭建起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平台,进行TCR-T、TCR蛋白药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开发,一举切入细胞治疗千亿级市场。

  上述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东北制药已累计布局10余款肿瘤靶点细胞治疗产品,形成了层次分明、优势突出的研发管线矩阵。

  其中,适用于治疗EGFRvIII阳性的复发或进展高级别脑胶质瘤的DCTY0801注射液已正式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同时已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证;自主研发的DCTY1102注射液,更是国内首款、全球第二款进入Ⅰ期临床的靶向KRAS G12D的TCR-T药物,有望破解胰腺癌、结直肠癌等实体肿瘤治疗难题,体现了公司在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和创新潜力。

  “公司在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快速布局与突破,为自身长远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有力支撑公司战略目标实现。”上述负责人说。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

  “十四五”期间,东北制药紧抓数字赋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东北制药构建了全面的数字化平台,实现生产、销售、采购、库存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管理,大幅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同时,引入先进智能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上述负责人说,“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级大宗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辽宁省智能工厂及沈阳市智能工厂等称号,成为制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范例。”

  今年,东北制药召开人工智能应用启动大会,开启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新阶段。公司专门组建了DeepSeek技术攻关小组,通过AI技术破解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截至目前,AI技术已在多个领域显现成效。通过数据分析模型,东北制药某原料药生产线识别有价值可优化点位6项;运用智能算法优化排产,公司某生产线每月减少能源费用3万元;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公司销售部门能快速分析、掌握终端销售状态,加快对异常销售的分析,快速进行市场决策。

  此外,东北制药着力推动生产技术创新与改进,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运营管理和创新发展模式,使得要素配置效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产品附加值更高。”东北制药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继续巩固转型升级成果,深入推进智能制造,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效率,不断做大做强主业,以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公司在产品质量提升、降本增效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以数字技术构建企业发展新生态。

相关推荐